有了春天的肝生,才会有夏天的心长,春季养肝正当时!

哔哩哔哩   2023-05-18 14:56:01

春天不养肝,夏天徒伤悲

《黄帝内经》说:养生要遵循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” ;同时也指出:无春即无夏!


(资料图)

也就是说:有了春天的肝生,才会有夏天的心长、秋天肺的收敛和冬天肾的潜藏。

如果春天三个月肝气生发不旺,到了夏天那有能量做到:肝木生心火呢?!

所以《黄帝内经》:春三月,此谓发陈....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.....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

因此在春天我们务必要遵守“春生”的养生之道,否则“夏为寒变”,就会发生寒性病变,因为你心气不足,心血无力!

春天木气盛,肝火旺,气血上冲,导致降的能力不足,造成头颈部位的“郁”,出现头昏脑胀、眼干眼涩、口苦口干、流鼻血、肩颈僵硬,甚至诱发高血压。最近还有很多人咨询肋间神经痛,大多也跟肝气不畅有关。

此时,虽说阳气回升,但毕竟冬春交接之中,气温变化无常,早晚温差更大,里面还掺杂着湿气的增加。

很多年轻人觉得“春捂”不美,脱掉了冬装,这时会不知不觉的中了“东风”的大招!因为你打开了大门,直接开门迎客--风邪!

老祖宗早就说过“风从项后入,寒从脚底生”。后脑勺的“风府穴、风池穴”;脖子后面的“大椎穴、风门穴”都是“皮薄肉少多生邪!”的地方。

“风邪”进来了,也会形成於,时间长了颈椎病,肩周炎都出现了。

二月二,你不会很舒畅的抬头挺胸了!

初春时节,阳气生发。

若肝气升发太过,或是肝气郁结,都会损伤肝脏,诱发肝脏疾病。

肝与春气相应,春季不仅是肝病的高发季节,也是养护肝脏的最佳季节。

此时,调养肝脏,做好肝脏的养护工作,则可起到“事半功倍”之效。

春季养生很重要!春季养肝更重要!肝好一切都好!

肝好——心就好

心好——脾就好

脾好——肺就好

肺好——肾就好

肾好——肝更好

用中医的语言来说就是:

肝(木)藏血以济心(火)

心(火)之热以温脾土

脾(土)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(金)

肺(金)清肃下降以助肾(水)

肾水之精以养肝(木)。

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,简单来说,其实就是一种互帮互补的良性循环关系。

肝不好,眼睛会有3种表现:

1:眼睛酸涩,肝血不足

“久视伤血”,这里的“血”,指的就是肝血。

眼睛需要肝血滋养,一旦肝血不足,则会出现眼睛酸涩、干涩的情况。

聚精会神两小时,就要让眼睛休息一下,闭目养神,看看绿色植物,或者向远方眺望一下。

2:目赤红肿、有血丝,肝火旺

春季,是一个容易上火的季节,尤其是肝火。

饮食吃的油腻,或者情绪不佳,都会导致肝火过旺。

一旦肝火旺,火气沿着肝经上行,到达眼睛时,会导致眼睛发炎,因而出现红血丝,眼睛红赤等情况。

3:眼睛瘙痒怕光,肝阴不足

眼睛,需要肝阴的滋养。

一旦肝阴不足,供养眼睛的水液也就缺乏,便会导致眼睛瘙痒怕光。

春季养肝可以从饮食、起居、运动、情志四方面着手以增强肝功能

初春养肝,做好6件事,可事半功倍

第一件:“喝”好护肝茶

饮茶,是护肝排毒,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。

春季,气血往体表发散,推陈出新,是排毒的最佳时机。

所以,每天喝点茶水,可促进肝脏排毒,保护肝脏健康,十分有益。

【蒲公英泡水】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,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。

【甜菜根泡水】能清除储存在肝脏内的毒素,促进肝脏排毒,减轻肝脏负担。

【枸杞红枣泡水】可清肝明目,促排毒,对于肝脏健康,十分有益。

【茉莉花茶】春饮茉莉,可以提神醒脑,有“去寒邪、助理郁”功效,是春季饮茶之上品。

【玫瑰绿茶】此茶具有促进代谢、抗氧化、理气解郁的功效,对于血液循环不畅、情绪抑郁有缓解作用。

【玫瑰菊花茶】此茶具有疏肝解郁、散风清热的功效,对于肝气郁滞引起的精神萎靡、烦躁不安等症状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。